在中国电影圈,因票房产出能力高、消费能力强,每年贺岁档都是“大片”厮杀、抢夺票房的黄金时段。
随着近两年赚钱效应的提升,贺岁档也在公募行业上演。开年第一周,基金发行市场“多、明、快、爆”——29只基金扎堆发行、明星基金经理云集、14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8只爆款基金一日售罄。
8只“爆款”一日售罄
1月4日,17只基金打响了新年发行的第一枪。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4只权益基金脱颖而出:景顺长城核心招景、广发兴诚、富国均衡优选和中欧悦享生活均实现一日售罄和比例配售,合计受到近600亿元资金的追捧。
“爆款周”由此拉开序幕。之后的三天里,每天都有“百亿级”爆款诞生。1月5日,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启动发行,限售30亿元的情况下,认购资金超过130亿元。
次日,兴全合兴两年封闭运作和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引爆市场。前者大卖273亿元,因募集上限定在80亿元,最终配售比例为29.28%;后者吸金267亿元,在限售100亿元的情况下,配售比例为37.44%。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2021年首周,29只新基金的发行时间全部集中在周一至周四。1月7日,“开门红”以广发均衡优选一日售罄收尾,认购资金近300亿元,配售比例为50.26%。
贺岁档的热度并不局限于上述8只爆款基金。据《财经》新媒体统计,还有6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分别是:安信医药健康、鹏扬景明一年持有、鹏华汇智优选、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广发恒信一年持有、景顺长城景泰恒利一年定开。
四大因素助推“开门红”
首战告捷,多位业内人士向《财经》新媒体分析,开年基金发行火爆,离不开四大因素的助推。
首先,是银行渠道对“开门红”的重视。据华南地区一位公募人士透露,年初银行存款业绩压力没有年末那么大,但是个金、中收方面的考核指标又刚刚下来,银行渠道自然想趁着年初冲一冲业绩,为全年的考核任务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也是图一个“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好彩头。
事实上,银行“开门红”的传统由来已久,只是过去和保险合作比较多。近年来,银行理财面临着净值化转型的需求,基金销售在银行个金业务中的占比逐年提升,银行因此越来越重视基金的“开门红”。
前海开源基金销售体系相关负责人向《财经》新媒体表示,其实银行每年都会有基金“开门红”,且开年的销量在全年里占比颇高,“之前基金销量没有那么大,大家感受不深。这两年市场火爆,所以特别引人注意。”
其次,在银行的主导和安排下,基金公司积极参与和配合,纷纷派出明星基金经理助阵,同时投入大量的宣传推广,共同促成了激烈的“开门红”。
此外,由于去年基金行情大好,赚钱效应显著,“炒股不如买基”的理念渐入人心,投资者对基金的购买欲进一步提升。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开年以来股市行情向好,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热情,且“春季躁动”行情渐近,市场保持布局思维。
据统计,2009年以来,除了2010年、2011年、2017年三个年份没有出现过“春季躁动”行情外,其他年份A股一季度均出现过不错的赚钱效应,尤其是在两会前的这段时间,市场在流动性宽松、经济预期好、政策预期好的环境里赚钱效应比较明显。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分析,成长风格往往在春季行情中表现更佳,可以适当关注估值已经回归中枢以下的成长行业,如计算机、电子等,以及景气向上的可选消费、受益于再通胀的部分周期行业龙头等。
公私募下调收益预期
虽然基民入市热情高涨,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公开表示,要降低今年的收益预期。
据民生加银基金测算,2019年和2020年主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36%和38%,而历史上持续两年高收益率后的下一年往往经历调整。
在2021年策略会上,南方基金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直言:“过去两年股票及混合类的公募基金大概年化的平均收益率有40%左右,我觉得如果跟这个数比的话,2021年要降低收益预期。”
他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是,不管从全球的资本市场的经验还是从国内历史的情况来讲,资本市场能带来的回报大概是在10%-15%之间,年化收益率15%左右已经是非常好了。
“过去两年收益这么高,是大类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转移,加上优质的上市公司起初的供给不是很足,有一个估值提升的过程。”史博认为,到2021年这种估值提升已经到了一定阶段,收益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企业盈利的增长,要靠挖掘盈利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我要给大家泼点冷水。”近日,鲜少露面的公募老将朱少醒现身富国基金的年度策略会,他表示,过去两年的市场收益率实际上非常好,但大家不能把非常好的市场收益率当成对未来预测的选择。未来在权益市场去获取收益的难度和对基金管理人的专业素养要求更大,挑战更大。这需要更好的管理人、花更大的努力去获取资产来适应。
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拟任基金经理李晓星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不是躺赢的一年,是辛苦的一年,贝塔的作用越来越小,个股的阿尔法在基金收益里会有显著权重,这也是各家投研实力的真正比拼。
博道基金董事长莫泰山、易方达副总裁兼研究部总经理冯波、兴全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近期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私募和公募判断一致。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72.73%的私募认为,应下调近年对权益市场收益的预期。
拾贝投资董事长胡建平在年度投资者交流策略会中指出,2020年不少公司股价涨幅惊人,背后既有贴现率下降的因素,也有市场资金充裕的影响,但是对收益率来讲是很大的透支,未来要适当降低投资收益预期。